当前位置:首页 - > 宏观频道 - > 宏观提示

晨曦将至 五大路径激活实体融资需求 时间:2022-12-30    来源:东方财富网

时光无痕,2022年书写着不平凡。

这一年,受多重因素影响,企业融资需求不振,居民消费水平萎缩,也让银行  业在“资产荒”和“稳信贷  ”之间不断拉扯。

激发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是当务之急。这一年,银行  业全力以赴加大信贷投放,保持量的合理增长,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

这一年,银行  业锚定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多措并举加强金融服务,更加注重质的稳步提升,将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到最有需求的地方。

  路径一扶小微  

助企纾困,保市场主体就是保民生、保就业。

疫情影响下,中小企业信心不佳,缺乏扩大再生产动力。何处寻找贷款客户?一线银行人日夜思虑。面对有资金需求的企业,一些银行却难以放开手脚。5月,人民银行印发《关于推动建立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的通知》,让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的意愿、能力和可持续性得到提升。

随着一系列金融纾困政策渐次落地,民营小微企业信贷投放实现“量增、面扩、价降、质升”。截至11月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3.2万亿元,同比增长23.7%,前三季度新增企业贷款过半投向民营企业。

金融机构主动让利实体经济,21家主要银行为市场主体减免费用超过1400亿元。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为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货车司机等办理延期还本付息金额超过4万亿元。综合融资成本降至历史最低,银行对企业新发放贷款的平均利率  降低至约4.12%左右。

  路径二增制造  

建设制造强国,金融资源向中高端制造业集聚。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成为新的要求,中国制造业要打造“制胜法宝”。今年以来,银行业重点支持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加大中长期资金支持。同时,围绕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  ”中小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市场主体,增加信用贷、首贷投放力度。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新增制造业贷款4.4万亿元,10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30%。

制造业转型升级是必经之路。9月,人民银行设立2000亿元以上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专项支持金融机构以不高于3.2%的利率  向制造业、社会服务领域和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设备更新改造提供贷款。在财政贴息政策的推动下,四季度内更新改造设备的贷款主体的实际贷款成本不高于0.7%。长期来看,设备更新改造有助于扩大制造业市场需求,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路径三强基建  

投资发力,政策性金融挑起大梁。

6月,人民银行支持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分别设立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规模共3000亿元,用于补充包括新型基础设施在内的重大项目资本金,或为专项债项目资本金搭桥。8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在第一批3000亿元金融工具已落到项目的基础上,再增加3000亿元以上额度,并增加进出口  银行作为金融工具支持银行。

时间紧、任务重。仅用时4个月,两批金融工具合计已投放7400亿元,有力补充了一批交通、能源、水利、市政、产业升级基础设施等领域重大项目的资本金,力争在年内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机器轰鸣,塔吊林立。金融工具的迅速投放,不仅拉动了基建投资,也带动了企业中长期贷款数据走强,为稳住经济大盘发挥了重要作用。商业银行积极为基建项目提供配套融资,累计授信额度已超3.5万亿元,有效满足项目建设的多元化融资需求。

  路径四稳地产  

今年以来,多地限售限购政策松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得到支持。房贷利率实现“三连降”,住房按揭贷款放款速度为2019年以来最快。9月,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决定阶段性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因城施策”下调或取消新发放首套住房贷款利率下限,随后统一下调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进一步激活购房需求。

进入11月,融资端支持的就位,为房地产带来更多暖意。“金融16条”“第二支箭”“第三支箭”等先后落地,头部房企融资得到支持。中指研究院12月2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金融16条”实施以来,60余家银行机构积极向房企授信,总额度超过4.8万亿元,120多家房地产企业将从中受益。

“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定调一出,市场信心大幅提振。不过,政策支持空间依然较大,市场期盼政策面带动商品房销量、房地产投资及土地市场尽快企稳回暖,需求端支持政策也有望全面加码。

  路径五保民生  

关注民生,金融服务更有温度。

三亿新市民群体获得金融保障。3月,银保监会、人民银行联合发文,要求银行保险  机构从创业就业、住房安居、子女教育  等方面入手,全方位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截至10月末,新市民专属贷款余额超过1.2万亿元。

养老金  融产品供给日渐丰富。截至10月末,养老理财  已发行1000亿元,专属商业养老保险  投保人数超25万。特定养老储蓄产品已在5个城市试点,个人养老金  制度启动实施,适老化改造服务升级,民生服务保障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