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宏观频道 - > 宏观提示

专家评点“新一轮提质行动”:促进上市公司与国民经济匹配性显著提升 时间:2022-11-25    来源:上海证券报

  《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5)》(下称《方案》)已于近日印发。业内人士及专家认为,新一轮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出台及实施,将促进上市公司群体与国民经济的匹配性显著提升,推动科技创新更好成为资本市场主线。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结构持续优化。权威数据显示,目前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上市公司数量已达到2367家,占比近五成。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为代表的高科技行业,市值占比由2012年的11.7%增至28.1%。市值超过千亿元的新经济行业上市公司,由10年前的4家发展到现在的51家。

  “上市公司已经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源。”受访业内人士表示,10年前,我国市值最大的10家公司全部是金融和能源类企业。现在,集成电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在资本市场逐渐形成集聚效应,以宁德时代比亚迪为代表的创新型公司脱颖而出,成为了资本市场的“新秀”。

  尤其是注册制改革实施后,直接融资比重持续提高、市场包容性不断增强,一大批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的“新动能”上市公司相继涌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A股上市公司总量较2019年初增长了1360余家,战略新兴行业上市公司较2019年初增长近900家。

  《方案》提出,未来将继续优化上市公司结构,推动符合经济发展方向的优质企业发展壮大,更好服务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兴业证券认为,“科技创新”是未来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中长期来看,随着疫情冲击消退,经济逐渐从衰退期向复苏期过渡,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转向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在此背景下,科技创新将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与此同时,上市公司中,国企、民企的占比结构更趋均衡。资本市场从最初的国有企业“一枝独秀”,到现在已成为国企民企交流融合的重要平台。

  数据显示,目前国有上市公司数量占全市场的26.7%,但体量大、质量优,其资产、利润、分红占比分别为 78.6%、69.3%、66.5%,是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重要体现。民营上市公司数量超过3000家,占比约2/3,近年来新上市公司中,民企占八成以上。

  根据《方案》,下阶段,监管部门将持续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推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资源配置和业务整合,将更多优质资产置入上市公司,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打造更加规范有活力的民营上市公司。

  业内专家认为,超大体量的国企,与数量众多的民企同台竞技,是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的重要特征。随着央企持续改革,民营上市公司更加规范有活力,上市公司群体与国民经济的匹配性将得到显著提升。

  “上市央企将迎来配置时机。”中信证券认为,历史上,央企难以得到合理估值,其主要原因包括:央企市场化较民企仍有距离、央企与资本市场沟通不足,以及央企自身行业因素。但这三方面情况正在逐步改善。未来,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指引下,央企将更加注重加强与投资者沟通,同时,从“管经营”向“管资本”转型,带动更多外延投资,从而带来估值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