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要:以色列空袭伊朗核设施导致布伦特油价大涨8.4%,引发全球市场波动,但美债与美元未现明显避险反应,反映地缘政治冲击下资产定价逻辑的边际弱化。在…
-
法国巴黎银行:2025年全球贸易放缓与重构对新兴经济体的潜在影响2025-06-19[全文]
提要:受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及美中加速脱钩影响,全球经济增速将放缓,国际贸易体系面临深度调整,全球价值链亦将持续重组。上述变动将对新兴经济体带来多重…
-
经济学人:特朗普新版旅行禁令正式生效2025-06-19[全文]
提要:美国总统特朗普于2025年6月实施“旅行禁令4.0”,禁止12国公民入境,并对7国采取部分限制,标志其移民政策趋于系统化与法律化。禁令依据国…
-
经济学人:中国酒类行业面临结构性调整压力2025-06-19[全文]
提要:中国酒类行业面临政策高压、经济疲软与消费观念转变的多重冲击。中央严禁公务饮酒,重塑政商边界;年轻一代对“酒桌文化”态度转变,加之健康理念普及…
-
法国外贸银行:中国经济面临的十大挑战2025-06-19[全文]
提要:在全球保护主义抬头、外部环境趋紧背景下,中国经济正面临出口受限与内需不足的双重掣肘。尽管官方维持5%的增长目标,支撑仍高度依赖贸易顺差与制造…
-
东亚论坛:特朗普第二任期下东南亚加快战略对冲布局2025-06-19[全文]
提要:在特朗普第二任期带来的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下,东南亚国家普遍强化“战略对冲”而非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其应对策略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通过军事现…
-
经济学人:美中互相震慑2025-06-17[全文]
提要:2025年6月,美中在伦敦举行新一轮贸易谈判,重点围绕稀土出口限制与供应链稳定。中方通过管控关键稀土材料出口展现新型反制手段,令美方承压并寻…
-
东亚论坛:澳大利亚在中国与东盟关系中的战略角色2025-06-17[全文]
提要:凭借对东南亚地区的深刻理解,澳大利亚具备成为知识型合作伙伴的优势,推动中国与东盟在基础设施建设、气候治理及海洋安全等重点领域开展务实合作。该…
-
报业辛迪加:人工智能信息准确性挑战2025-06-17[全文]
提要: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在表达能力上取得突破,但其输出内容频繁出现事实性错误,凸显当前技术在信息可信度方面的重大局限。以OpenAI最新…
-
经济学人:印度能否实现创新能力跃升2025-06-17[全文]
提要:印度正成为全球制造业多元化战略的重要节点,苹果加速在印设厂凸显其“去中国化”供应链布局。但印度在高端制造和原创技术领域仍面临显著短板,关键零…
-
东亚论坛:特朗普第二任期下日本的“第三条路径”战略2025-06-17[全文]
提要:面对美国第二任期内日益强硬的保护主义贸易政策,日本积极探索“第三条路径”,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为核心,强化基于…
-
经济学人:中国“低空经济”正加速起飞2025-06-17[全文]
提要:中国正加速布局低空经济,率先推进eVTOL与无人机商业化应用。亿航获批开展全球首个商业载客飞行,深圳等地实现无人机配送规模化运营。政府将低空…
-
经济学人:美国“报复性税收”由谁承担2025-06-12[全文]
提要:美国拟实施的《第899条款》以报复性税收手段回应他国对美企征收数字税及反避税规则,源自1934年《第891条款》的法律框架。该条款拟对相关国…
-
法国巴黎银行:欧元未来能否成为真正的“绿色货币”2025-06-12[全文]
提要:绿色债券市场发展迅速,呈现异于美元主导金融体系的结构特征。欧元凭借欧洲在可持续金融领域的制度优势与企业实践,占全球绿色债券发行量近半,显著领…
-
欧洲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关税诱导贸易转移对欧元区消费价格的影响2025-06-12[全文]
提要:关税政策对供给和需求均产生影响,且对价格的作用方向可能不一致。若中美经贸紧张局势加剧,可能促使中国出口转向欧元区,增加该地区商品供给,进而对…
-
欧洲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中美贸易摩擦带动第三国就业增长2025-06-12[全文]
提要:中美贸易战虽聚焦双边,但其溢出效应显著重塑全球贸易格局。巴西因出口结构与美国高度重合,在中国加征关税后对华出口显著增长,带动部分地区正规就业…
-
经济学人:中国超低价电动汽车引发本国担忧2025-06-12[全文]
提要:中国电动汽车价格战持续升级,引发政府对行业恶性竞争及结构性风险的关注。官方明确表态反对低价倾销,强调遏制无序竞争,防止产能过剩与技术投入萎缩…
-
东亚论坛:中国有望在全球绿色转型中发挥引领作用2025-06-12[全文]
提要:依托完善的工业体系与技术优势,中国具备在全球绿色转型进程中发挥核心引领作用的能力。在国际局势日益分化的背景下,推动能源转型迫切需要关键技术的…
-
经济学人:李在明当选韩国第20任总统2025-06-05[全文]
提要:韩国于2025年6月完成总统权力更替,李在明当选,结束长达半年政治动荡。其政策立场由民粹向务实中间转型,主张财政刺激、科技投资及宪政改革,政…
-
报业辛迪加:美国国债收益率攀升的四大原因2025-06-05[全文]
提要:全球主权债券收益率大幅上行,反映出对美国财政可持续性、政策前景及地缘政治风险的高度担忧。美债赤字持续扩大,债务占GDP比重预计十年内升至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