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金融频道 - > 金融提示

商业银行:立足特色网点 打造养老金融服务“支点” 时间:2025-07-03    来源:金融时报

“在网点客户中,七成都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所以我们的适老化设施建得好不好,金融服务做得好不好,他们最有发言权。”工行上海裕德路支行的工作人员说。

网点是商业银行触达客户的主要窗口。尤其随着手机银行的普及,商业银行的网点服务中,“银发客群”成为主要对象,网点也成为商业银行养老金融服务的第一现场。近年来,商业银行纷纷进行适老化改造,积极建设“养老金融服务特色网点”,并以此为依托,为拓展养老金融服务找到了坚实的支点。

硬件升级 重塑服务理念

爱心专座、老花镜、放大镜、医药箱等一应俱全,坐着轮椅也能在网点畅通自如……半年前,工商银行长春绿园迎春路支行完成了适老化改造。新建成网点的各功能区、入口、地面、等候座位等焕然一新,全部采用对老年人友好的无障碍、人性化设计。灯光被换为柔和光源,无障碍通道宽敞顺滑,还配有鲜明的标识牌和救助按钮,大厅里增加了高低位防滑,扶手、拐杖架、移动填单台等设备一应俱全。

暖心服务源于商业银行破解老年客群服务痛点的积极探索。随着适老化改造的推进,各家银行响应监管倡导、汲取专家建议、对标先进建设经验,从银发客群的需求出发,完成了硬件环境的焕新升级。

建设银行打造的首批60家特色网点都设立了养老服务专区,配备了AED急救设备、坐式STM、移动填单台等适老服务设施。在工商银行上海裕德路支行内,还借鉴国内先进标准,建设无障碍厕所,提供导厕服务。

无微不至的服务关怀也体现在网点设施的方方面面。如设置低位ATM及零钱钞箱,方便老年客户轻松操作;开发大字版专属提示标识;设置“爱心窗口”“无障碍网银体验区”“无障碍VIP室”;增加救助按钮、定向扬声器、震动叫号机等,提升老年人办理业务时的舒适度及安全性,全方位打造适老、宜老环境。

软件优化 拓宽服务内涵

硬件是金融服务的起点,更加丰富全面的服务提升才是满足银发群体需要的发力重点。

如今,从常态化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到强化产品创新、加强员工培训、增强反诈等金融知识宣讲,再到丰富多样的投教、兴趣活动,银行业正推进服务方式升级,拓宽服务内涵,深入推动政企合作,全方位打造适老、宜老的环境。

“手机银行操作这类课程既实用又温暖,端午香囊手作这类的沙龙让我们感到来银行不光是办业务,更像是和朋友们聚会充电。”家住昆明的赵大叔每月都参加建行昆明西山支行举办的“敬老特色课堂”活动。课堂里,既会讲述微信使用小技巧、如何使用滇医通挂号、滴滴打车等数字化生活技能,还穿插着非遗手作、养生讲堂等兴趣活动。银行网点俨然一处临时“老年大学”,为银龄生活添了几分兴味。

在上海市,养老金融特色网点正主动融入社区养老生态,成为15分钟便民服务的重要结点。建行静安延长路支行专门开辟出一块40余平方米的区域,打造“乐龄银发港湾”养老金融服务专区。

在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大湾区金融研究院研究员程宏宇看来,下一步,商业银行还可以通过网点数字化、适老化改造。此外,金融机构还可通过推出“智慧养老平台”,打造在线问诊、远程监测、虚拟陪伴等场景,嵌入金融支付、信贷申请、养老金查询等金融服务,实现“金融+服务”一体化。

特色网点建设扩容升级

养老金融特色网点建设正在扩容升级。

工商银行启动了“百千万”养老金融特色网点生态建设,截至2024年末,已建成近5000家养老金融特色网点,实现省域全覆盖,适老服务能力与养老金融综合服务水平跃上新台阶。农业银行对2.2万个网点进行适老化改造,打造300家适老化标杆网点,今年6月,还在上海市虹口区开设了一家“养老金融特色社区银行”。2024年3月,建设银行从全国1.4万多家网点中,精心挑选出60家打造成首批“健养安”养老金融特色网点,并以此为依托打造独具特色的养老金融服务,服务好老百姓备老、养老等不同阶段需求。

据了解,一年多来,建行的养老金融特色网点聚焦产品权益、适老服务、养老投教、养老微生态等四类特色,开展了一系列创新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年5月8日,建行的养老金融特色网点迎来了扩容升级。此次扩容升级后,养老金融特色网点数量将达到200余家。网点服务特色也更加鲜明。

建设银行副行长纪志宏表示,锚定“养老金融专业银行”目标,该行正着力在网点打造养老特色服务,努力让老年人感到更便捷、更安心、更温暖。

以特色网点建设为支点,商业银行正在不断深耕养老金融服务的“幸福蓝海”。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