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平台将成金融服务“流量入口” 时间:2025-07-01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消费提振再迎新举措。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支持增强消费能力、扩大消费领域金融供给、挖掘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促进提升消费供给效能、优化消费环境和政策支撑保障等六个方面提出19项重点举措。
《意见》明确,加大消费领域金融支持力度,为更好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提供有力金融支撑。
业内人士认为,该政策的发布代表金融提振消费“工具箱”再度升级。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推广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与消费金融的融合应用;引导金融机构依法合规与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等开展合作,积极满足商户和消费者融资需求等多项重点举措,均对消费金融机构十分利好,或为行业发展带来新的增量空间。
信贷方面,《意见》强调,推广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与消费金融的融合应用,优化线上消费信贷产品申请、审批和放款流程,提高消费融资便利度。支持金融机构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在确保覆盖经营成本和商业可持续前提下自主理性定价,合理适度扩大客户支持范围,促进消费贷款提质增量,增强金融服务可持续性。
《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了解到,围绕技术应用与信贷支持,金融行业早有部署。如2023年8月,马上消费发布首个零售金融大模型“天镜”,已落地智能营销交互、数据决策支持、防伪安全等多个应用场景,全面服务超2亿用户;今年6月,“天镜”大模型迭代升级至3.0版本,不再仅依赖逻辑学习,而是深入挖掘企业中散落的隐性经验,为用户提供更便捷、更智能的零售金融服务。2024年初,中原消费金融推出“信鸽”系统,通过智能交互,用户可以通过自主补充账单、银行流水等资料,实现自证信用。蚂蚁消费金融于2024年12月推出“小红花”智能实时交互式风控系统,并将这一系统运用在花呗这一产品中,使得花呗额度首次进入“可互动”时代。
“《意见》为我们描绘了金融科技赋能消费升级的清晰蓝图,也让我们看到了政策对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精准指引。”马上消费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陆全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意见》提出,助力培育新型消费。引导金融机构依法合规与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等开展合作,健全适应互联网贷款业务特点的内部管理机制,在风险可控、权责明确的基础上,合理确定授信额度、期限和利率,积极满足商户和消费者融资需求。
数据显示,我国直播电商市场规模已超4万亿元,社交电商用户规模突破7亿人,但与金融消费场景融合度有限。未来,在监管合规的基础上,直播平台、社交电商将成为金融机构全新的“流量入口”,“先享后付”“分期免息”等消费金融产品也将积极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降低消费者购物门槛,进一步提振消费信心。
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快速演进,金融机构积极发展数字金融,推进数字化转型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其中,利用数字技术发展数字金融服务消费领域也有较大潜力,不仅可以通过数字化转型增强线上服务能力,也可以与电商等合作更好地融入消费场景,从而更好地服务客户。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