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夏季爆发的美国次贷市场危机,犹如“多米诺骨牌”波及到发达经济
体金融各领域:银行、金融担保机构几乎无不受创。与此同时,亚太新兴经济体的资
产市场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强劲推动下全线飘红,出现数十年未见的繁荣局面。新兴经
济体的巨额外汇储备、海湾国家数目惊人的“石油美元”在经济浪潮中崛起为新的博
弈力量。而高企的油价又为全球通胀带来压力……在刚过去的一年里,从世界经济的
变化中可以总结什么,对2008年又该如何展望?为此,新华社记者日前专访了全
球信用评级巨头标准普尔公司的全球首席经济学家戴维·维斯及其他高管、瑞士银行
集团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兼全球资产配置主管拉里·哈思韦、世界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
家贝尔特·郝福满。
世行美国经济增长降至2%以下
哈思韦指出,美国经济目前面临两大挑战:一是因住房市场问题可能引发的经济
增长减速。二是食品和能源涨价可能引起的通货膨胀压力加大。但他认为减速风险大
于通胀风险。
哈思韦认为,美国房地产市场对过度供给及高房价的调整还远没有结束。由于目
前的信贷危机以及抵押贷款违约率上升和抵押房产的贬值,银行机构将进一步收紧对
居民的信贷。由于房价下跌,居民财富缩水,占美国GDP70%的个人消费很可能
出现下滑。
鉴于相对较高的美国家庭负债率、紧缩的信贷环境以及全球经济增长减速的前景
(将降低美国出口),美国经济周期的低谷很可能出现在2008年中期。不仅如此
,其复苏的压力将比以往更大。因此,瑞银首席经济学家预计,美国2008、20
09年经济增长速度都将低于潜在增长率,这可能使失业率水平突破5%,并进一步
限制收入的增加及消费,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与此同时,瑞银预期,除去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通胀率上升压力2008年将
趋于缓和,这将给美联储更大空间在2008年中期将联邦基金利率降至3.5%。
而世行目前的预测是:2008年美国经济增长将放缓,降至2%以下,但不会
陷入衰退。此外,所有发达国家经济增速整体将达到2.2%,比2006年实际增
速下降0.75个百分点,比2007年预期值下降0.33个百分点。
标普油价走势决定经济是否衰退
戴维·维斯认为,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已经成为2007年世界经济最大的问题,
但尚未对全球造成太大拖累。美国作为全球经济增长引擎的作用在逐渐减弱,因为其
他引擎(特别是中国和印度)的作用越来越大。但美国依旧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如
果其经济增长放缓局面进一步恶化,并进入经济衰退,全球经济将受到严重冲击。
戴维·维斯认为,未来三个季度,美国经济增长将放缓。房价下降和油价上涨令
消费者头痛不已,缩减支出。不过,消费开支增长的放缓程度将是温和的,尽管会拖
累经济增长放慢,但不会令经济陷入停滞。当然,如果其他经济部门也步其后尘,则
可能出现经济衰退。
戴维·维斯预计,美国经济增长放缓恶化为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为40%。200
8年第一季度将为重要关注期。美国经济会否演变为衰退将取决于四个因素:消费者
是否能继续承受能源价格上涨和住房价格下降的打击?油价未来的走势如何?受金融
市场目前困境冲击的行业是否会由房地产业波及到其他部门,特别是商业地产行业?
其他经济体是否将继续保持经济增长,并采购更多的美国产品?其中,国际油价走势
将成为决定性因素。
对此,标普信用评级董事戴维·伦德伯格表示,他赞同数家大型综合石油公司的
看法,即供需基本面状况并不足以导致油价的大幅上涨,地缘政治引起的市场情绪变
化将成为影响油价的主要因素。标普认为,油价走势将成为2008年全球经济的最
大风险。
瑞银次贷余波或将拖累全球两年
“2007年的混乱局面带给我们的教训之一就是,像次级贷款这样的金融市场
的创新,开始合理且增加福利,但最终往往泛滥成灾。在创新频出时,人们常以为进
入了一个新时代,但信贷泡沫的形成、破灭和后果却不幸地让人再次感受到了熟悉的
伤痛!”哈思韦如此总结过往一年全球和美国经济的变化。他认为,美次贷危机余波
将在今后两年持续拖累全球经济。
哈思韦认为,美国“明斯基时刻”(即资产价值崩溃时刻)的后续效应不仅导致
美国经济增速放缓,而且使与之有密切联系的英国和欧洲的金融机构面临严峻挑战。
其次,由于次贷危机,美国资产回报率下降,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持续贬值。美元贬
值进一步影响新兴经济体和石油出口国。由于这些国家经济增长迅速,面临不同程度
的通胀压力,在美元持续走软且利率下行之际,部分国家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将面临
挑战。简言之,“明斯基时刻”提出的一系列挑战在2008年甚至更远的将来将几
乎影响世界每一个角落。
哈思韦还提到,亚洲地区的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变化并不同步,各经济体资产市场
的基本面和表现也有差别。依照瑞银的衡量标准,目前全球估值较高的区域性股票市
场是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和印度,面临转为“过热”的风险。
他还说,鉴于对美国和全球经济形势的判断,2008年的资产配置很有挑战性
,瑞银更看好潜在增长率更高和对美国经济变化更具弹性的新兴股票市场。另外,投
资欧洲、特别是英国的政府债券等非美元证券也可以弥补美元进一步贬值造成的损失
。他还提到,估值更有吸引力及盈利波动性更小的大盘蓝筹股也值得关注。
预测易受冲击全球股市风险大增
标准普尔亚洲区研究总监陈丽子认为,2008年美中经济发展仍可能是区域性
股市上升的主要动力。尽管存在美国降息、中国消费者需求持续强劲和财富创造继续
呈现强势等利好因素,但股市风险逐步上升,易受潜在负面消息冲击,例如美国和英
国经济恶化等。标普预计2008年股市获得高回报的难度要大幅增加,但仍看好中
国香港、韩国和泰国的股市,认为其2008年上半年的表现仍可能好于其他市场。
郝福满认为,经济总量、公司利润和国家出口的快速增长等因素,极大地推动了
亚洲股市的增长。过去5年来大规模的资本流入以及巨额外贸顺差营造的较宽松国内
货币政策,也为股市推波助澜。亚洲股市近年来的表现在全球范围内遥遥领先。
他提到,中国经济已连续第五年达到两位数的增速,通胀水平也随之上涨。然而
,除去全球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上涨,中国的核心通胀率只有1%左右。由于投资增
加,生产率和就业水平得以相应提高,目前供给与需求基本平衡。除了国内物价的压
力增加外,中国目前没有显现出经济过热的其他主要迹象——经常项目逆差和基础设
施的瓶颈。当然,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的通胀压力会进一步加大。不过,郝福满认为目
前中国政府采取的措施对中国经济的前途是有益的。
对于全球经济长远问题,戴维·维斯认为,各国经济的主要挑战来自于人口方面
。发达国家婴儿潮时期出生的人口开始步入老年,这令这些国家的政府面临严峻问题
,即如何在不增加现有工人负担的情况下满足日益增长的退休人员需求。发展中国家
人口增长对资源的压力将继续威胁经济增长。随着人口富裕程度的提高,民众对食品
的要求在提高,能源消费也在增长,但这两者均受到资源的制约。
[]
[41]